全文预览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浅析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53KB

文档介绍
在与“双主体”的合作的有目的的活动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只有借助于“双主体”的生活实践获得。因为,唯有参与共同活动,才能有公共之了解,才能培养真正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品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如何合理地组织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使教育者增进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体会与了解,以此完善教学手法,不断发展受教育者的自我学习能力,尤其是受教育者在实际环境中学习判断、思考并做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在不断实践的生活世界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得到全面的显现。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5. [2]刘金,叶绍灿.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江淮论坛,2006,(3).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6. [4][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0. [5][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68. [6]金生■.教育与理解——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2. [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 [8]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45. [9][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关子尹,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84. [10][苏]B.A.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周渠,王义高,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70.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