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二章 原粮、油料物理检验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3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总量(%)=M+N (2—6)Р式中:M——大样杂质百分率(%);РN——小样杂质百分率(%)。Р结果取小数点后一位。Р在计算杂质总量时,应该将矿物质率一并计入在内,但因矿物质率一般都非常小,因此忽略不计。Р二、不完善粒Р不完善粒:指有缺陷但尚有食用价值的粮食油料颗粒的统称。比如:虫蚀粒、病斑粒、生芽粒、霉变粒、破损粒、冻伤粒、烘伤粒或末熟粒等缺陷但仍有食用价值的粮食、油料。具体分述如下:Р1.未熟粒:发育不饱满、尚未成熟的粮食、油料籽粒。不同粮油品种的末熟粒,其具体定义由各自的标准作出不同的规定。Р2.虫蚀粒:被虫蛀蚀,伤及胚及胚乳(子叶)的颗粒。Р 3.霉变粒:稻谷生霉,剥壳后糙米也有霉点,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小麦、大豆、玉米等粒面生霉,或胚乳、子叶变色变质的颗粒。Р 4.病斑粒:粒面有病斑并伤及胚或胚乳(子叶)的颗粒。还包括小麦赤霉病粒。Р 5.生芽粒:芽或幼根突破种皮的颗粒。Р 6.破损粒:压扁、破碎,伤及胚或胚乳(子叶)的颗粒。Р7.破碎粒:花生果果皮或花生仁因外力作用或其他原因破损,伤及整粒体积或子叶体积五分之一及以上的颗粒,包括花生仁破碎的单片子叶。Р8.冻伤粒:经受严重冻伤的颗粒。如:大豆籽粒透明,或子叶僵硬呈暗绿色的颗粒。Р 9.烘伤粒:亦称“热损粒”。经过烘干损伤的籽粒,如:小麦粒面筋质特性受到削弱或玉米粒胚或胚乳变为深褐色的颗粒等等。Р由于不完善粒的食用价值比完善粒低,而且易受虫、霉侵害,又影响商品外观和加工出品率。所以对不完善粒的处理方法:①在纯粮(质)率的计算中一般都将不完善粒进行折半计算。Р②在某些粮食质量指标中不完善粒还作为控制项目。Р(一)仪器和用具:同杂质检验。Р(二)操作方法Р在检验小样杂质的同时,按质量标准的规定拣出不完善粒,称重。Р(三)结果计算Р不完善粒(%)=(100-M)×Р式中:m1——不完善粒质量,g;Рm——试样质量,g;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