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思考、实践。3、调查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包括了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包括了新课程标准的一切理念的渗透。让学生以主体的姿态参与乃至主宰整个课堂教学是任务驱动模式常用的方法,通过调查研究,自主地得出结论是整合的目标之一,故调查法必不可少。4、案例研究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的挑战,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方法,对各学科不同课型的案例研究成为必要与必需。在实践的过程中,只有经过深刻反思,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的研究才能深入,目标才能明确。故案例研究法原则在整个课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六、研究步骤:整个研究为期二年半,共分三阶段。(一)准备阶段:2002年11月至2003年2月。准备阶段目标:1、理论学习,现状调查分析,确定课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内容包括:⑴组织课题大组成员,确立课题研究方案;组织落实子课题人员的分工与协作,编制实施方案并申报课题。⑵做好整合课题研究的理论培训,使课题组成员能较为熟练的操作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熟悉常用办公软件,并明确地意识、理解整合所必须具备的理念和技术条件对于整合的意义;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体会整合及整合课题研究对于学校发展、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的意义。课题组成员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方法及进程,了解建构主义理论对实际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⑶做好整合课题的技术培训:网页制作(FrontPage)和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课题组成员熟悉网络知识及网页制作软件。⑷集体备课,各子课题确定整合研究的主要内容。制定出具体的研究方案。2、课题保障条件: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支持。1、硬件支持:包括校园网、教室平台、电脑配置、资源库建设。(1)64座网络教室,10M光纤接入互联网;(2)多媒体教室;(3)教师电子备课室,10M光纤接入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