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小学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33KB

文档介绍
在这个活动中他为骨干教师们提出的20课堂了砀教育理论问题,李镇本的回答几近完美,使查有梁赞叹不巳,于是一个变通的中学教师能有这样的教育理论素养而感到惊奇。不久,李镇西的第一本专著《爱心与教育》出版时请查有梁作序,这使他真正的了解了李镇西,查有梁把这本书称谓“活的教育学”,他说一个普通的教师经过17年的实践全面素质提高如此快、如此高,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他认为李镇西的成长充分实践了四个成人教育的模式:(1)工作模式:参加工作,工作中学。过程是:教学-经验-比较-理论。(2)经历模式:参加活动,经历中学。过程是:游历-考察-采访-总结。(3)交往模式:结识师友,交往中学。过程是:乐群-亲师-访友-交流。(4)自教模式:系统读书,自教自学。过程是:阅读-思索-笔记-创作。3、课题研究的目标本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是:(1)从教师成长研究惯用的纵向角度向横向因素分析,并做整体的成长历程考察。即以李镇西成长为个案,分析促进教师成长的基本作用因素,再察这些因素的纵向交互作用过程;(2)探讨各基本作用因素的源泉,理论支撑和基点;(3)探讨各基本作用因素的实践策略,使之易于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接受和实践。五、课题研究的方法、内容、步骤及时间安排1、课题组成员王炜:系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讲师,教育硕士学位,巳有数篇论文公开发表,参与和主持过一些课题研究。张慧敏:系温州市二十一中学教师,本科学位,中教一级。2、方法: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法、现象学和阐释学方法3、内容、步骤及时间安排(1)、分析李镇西成长的基本作用因素;(孙有福、张慧敏,2003\9-2004\1巳完成)(2)、探讨各基本作用因素的理论依据和基点;(王炜、张慧敏,2004\3-2004\8)(3)、探讨各基本作用因素的实践策略;(孙有福、王炜,2004\7-2004\11)(4)、撰写研究报告。(孙有福,2004\11-2005\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