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

上传者:qnrdwb |  格式:doc  |  页数:27 |  大小:150KB

文档介绍
来识字、阅读、写作,直到下课,很多学生连课文都没有读流利。像这样为气氛而“艺术”,为整合而“凑合”,语文教学怎会不思“多动症”?怎会不在喧宾夺主的吵闹喧嚣中迷失自己?Р⑵“浮肿病”,因过度拓展资源引发Р以往的语文课程在内容上“窄”,在途径上“封闭”,教师只能“教教材”。为克服教科书所承载的课程资源的有限性、滞后性,为改变语文教学脱离生活的现状,新课程鼓励老师开发、利用好相关课程资源。结果,不少老师忽视对课文的研读,忽略对识字写字、阅读课文等教学环节时间的保证,过早、过多地补充其他的课程资源。如一位老师教学《卜算子·咏梅》,课文才象征性地读了两遍,学生还未进入诗人创设的意境,就忙着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梅花的诗文。古代的,现代的,诗歌,散文,一首接一首,一篇接一篇,一堂课就这样在资料的目不暇接中过去了。这种过于“浮肿”、不切实际、不讲实效的语文课除了让学生养成蜻蜓点水、不求甚解的不良阅读习惯,对于学生感悟、鉴赏语言,增加文化积淀有何益处?Р思考:问题的结症究竟在哪里?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教学理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什么目标会偏移?你走极端也好,走形式也好,你一定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Р     我想讲讲如何进行理性思考:Р     一是加强辨证思考,全方位看问题正确处理课改的若干矛盾。课改中的几对矛盾——自主与指导(教学关系);探究与接受(学习方式);预设与生成(教学设计);继承与创新(改革范式);课改与高考(教学现实),如:继承与创新的矛盾。古人的“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的“出口转内销”现象,传统的东西在国外视作珍宝,并加以深入研究。倒洗澡水把孩子也倒了。对“穿新鞋走老路”现象的再分析,老路也可能是正确的路,这或许是一种“自愈”的现象。老的东西多一分清醒。“中庸之道”,东方文化的大智慧。顾泠沅给《寻找中间地带》一书(朱向阳著)的题词,寻找中间地带是一种不走极端而集大成的智慧.。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