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思考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9 |  大小:52KB

文档介绍
有初中毕业生均能接受高中教育。当然,要从根本上扭转热点高中“门庭若市”,一般高中“门可罗雀”现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还是要通过区域教育调整,整合、拆并一般高中,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新的高中学校,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 5.调配优化教师队伍。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发展的优质均衡,学校优质均衡的关键是教师的优质均衡。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加大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逐步形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统一管理制度,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优质与均衡配置。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在政策层面上作出规定,凡在城区学校工作的教师,在其任职期间必须有到农村学校工作2年的经历,才可以参加高一级的职称评聘,使得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形成制度。其次要有计划地把农村学校的教师派往城区学校挂职锻炼,接受先进教学理念的熏陶,加快这一部分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第三要在编制学校用人计划时,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倾斜,改善薄弱学校的师资配备。第四要加大对在农村和偏远学校工作教师的工资补贴力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学校工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实施教师调配和流动时,要保证优秀教师能从城市学校流动到农村学校、从优质学校流动到薄弱学校。如果交流的教师并不是学校的优秀教师,而是学科富余的教师,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加大城乡教师交流力度,优先配备农村学校师资的同时,要创新和拓展教师培训的方式,采取全员在职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沙龙、“青蓝工程”、“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帮助农村和偏远薄弱学校教师开拓视野,提高水平,加快专业成长步伐。总之,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还未能到位,学校间的教师流动还不够畅通的现实条件下,优秀教师的支教和挂职以及加强薄弱学校优秀教师的“造血”功能,不失为良策之一。(作者系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钱国华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