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传播学概论重点

上传者:梦溪 |  格式:doc  |  页数:18 |  大小:204KB

文档介绍
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第十二章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第一节议程设置功能【213页】一个定义、三个特点、三个理论研究、两个意义、两个不足。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指的是媒介的一项包罗广泛、作用突出的功能,即为公众安排议论的话题,决定人们谈什么和想什么。定义: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新的判断。特点:第一,从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看,聚焦于最初的层面——认知层面的效果。第二,宏大的考察对象: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第三,暗示了一种媒介观——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在构成作业”的机构。理论研究:1、“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2、对“议题”不同类型的深入研究3、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4、将“议程设置”与受众属性结合考察重要意义: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无力的“有限效果论”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2、包含着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将长期被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媒介话语霸权、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提上台面。3、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之间也有一定的理论接点。“舆论引导”的第一阶段不足之处:1、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未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2、任何国家、社会,起源于民间、具有广泛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最终登上传媒“议程”的情况很常见。第二节沉默的螺旋理论【简答】【219页】一个背景、三个构成命题、两个特点(舆论观与效果观)、两个不足、两个重要意义。背景:当我们把舆论视为社会控制机制的时候,我们便不能再谈论民主或权利之类的问题,而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来探讨它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