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赏识课堂之我见我眼中的赏识教育(DOC)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力的教育,是承认差异,是让所有学生欢乐成长的教育,是让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人学”,在苏霍姆林斯基的眼中,学生是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他们有自己的情感,自尊,有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应该给予赏识,让他们获取其真正的发展,让他们拥有幸福,让他们充满生命力!Р     语文教学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感,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一有错误就认为“不打不成材”。这是极其粗暴的做法,不是充满人情味的,长此以往只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失去求上进的生命力。在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出,小时候孩子的眼睛总是亮晶晶的,可上学后就慢慢变得暗淡无光,把人世间最大的欢乐、求知异化成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这难道不引起我们教师的深思吗?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得到别人的赏识。父母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缺点的疯枝上,疯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父母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优点的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果实满树。笔者用十几年的生命体验得出一个结论: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每个孩子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气氛。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更谈不上是充满人情味和生命力的教育了。如果做到了,我们语文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性还愁不成功吗?还担心学生不喜欢语文吗?Р     当代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应掌握并运用好赏识教育的艺术性。当学生取得成绩或受挫时,教师要会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进行赏识,如:“你真棒”,“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更好”;当学生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采用一些体态语进行赏识,如拍拍学生的肩,给学生会心的微笑,送给他一个赞赏的目光。这样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当然,赏识的运用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可滥用。Р        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的功效,掌握好赏识的艺术,使它真正成为学生心灵上的阳光。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