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从PCK视角解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21KB

文档介绍
成为从PCK视角解析《指南》的结果。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归属感正是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十分重要且关键的概念。这五个核心经验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自我意识是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人际交往则是儿童与他人的相互作用,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儿童人际交往的基础。亲社会行为则是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的对他人有益的积极行为。随着儿童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儿童开始对他人产生了认识,这就是社会认知,即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儿童对与自己有着相同特征的人群产生了归属感。随着儿童社会认知的不断深入,归属感也发生着变化。儿童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成为社会的一员,进行着社会化的过程。上述五个核心经验不但是学前儿童现实生活中所要学习的内容,更是其未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经验。社会性课程的目标是让儿童掌握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则、形成与人交往的良好行为习惯,同时也为儿童未来生活做准备。“课程是儿童生活经验与其个体履历经验的重组,是架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张华,2001)《指南》中虽然没有具体出现自我意识、人际交往、亲社会行为、社会认知和归属感这五项核心经验,但是在典型行为中却涵盖了对这五项核心经验的描述,例如:●自我意识: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人际交往: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亲社会行为: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社会认知: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归属感: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总之,从PCK的视角解析《指南》社会领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解读《指南》,用《指南》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