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拥有健康心理和情绪状态,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课后反思: 本节课形式新颖,贴近学生实际,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富有说服力的实验来注释情绪对人的影响,深入浅出,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情绪的积极一面和消极一面,还教给学生核心知识:改变想法、调控情绪。课堂中,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活跃快乐的气氛中,同学们认识到要调控情绪、学做情绪的主人。但在讨论时没有做到全体参与,在今后的辅导课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做情绪的主人――学会调控情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3)、体会“同呼吸、共命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保持乐观的心态。知道一个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团结的人是不会侵犯别人利益的,培养学生廉洁自律的精神。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3、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情绪是可以调节的,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2)、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运用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调节情绪。4、创新素质目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间的交流、竞争与合作。教学重难点:真正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教学方法:谈话法 辩论、探究与合作。教学流程:激情导入-→共同探讨-→感悟新知-→学以致用(激趣) (探知) (强化) (扩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2)、查阅有关情绪方面的书籍、资料。(3)、浏览与情绪有关的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