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乌头碱中毒护理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4KB

文档介绍
顺利施行。3.2规范化的急救护理程序要求急诊科护士要有良好的综合急救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中毒的敏锐洞察力及应激能力,具有高度责任心。3.3迅速建立输液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基础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是乌头碱对心脏的双重作用结果:一是强烈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和传导阻滞;二是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使心肌兴奋性增高产生异位心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酌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遵循早期、足量、减量维持的用药原则,用药个体化。对护士来说,抢救的关键是保证输液通道的通畅,确保抢救药品的应用及毒物的排泄。3.4彻底清除体表和进入胃肠道的毒物外用中毒者应彻底清洗皮肤,水温以微温为宜;尽早、尽快采用催吐、洗胃、导泄方法清除体内毒物,避免毒物继续吸收。3.5持续心电监护,护士应熟悉心电图乌头碱对心脏的损害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和对心肌的直接损害所致,临床上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最多见,其次为房性早搏和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偶见心房颤动。室性早搏为多源性、多形性,二联律、三联律也常见;严重者可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因此,护士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识别各种异常心电图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及时向医生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又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因此,大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观察心律失常的纠正情况,同时还应注意有无新的心律失常发生。3.6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服用乌头碱类药物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发生再次中毒。乌头类药物需要久煎,即煎煮1h以上,因乌头碱化学性质不稳定,经加热、水煮后,易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乌头原碱,乌头原碱的毒性只有乌头碱的1/500~1/200。川乌、草乌、附子化学成分相似,同时服用易发生中毒。长期服用乌头类汤剂和中成药易储蓄中毒。忌用药过量和服用炮制不当的乌头类药物。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