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研究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24 |  大小:58KB

文档介绍
标计划的指导之下。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在全面目标计划体系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全面、全员、全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管理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后勤工作全面进行质量设计并全部进行质量控制。紧扣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将凡是影响质量的因素都纳入强化管理的范畴,实现“凡事有准则,凡事有负责,凡事有程序,凡事有监督”。以此为前提,将质量管理的重点向全体学生以及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的质量管理倾斜。全员管理就是从校长下至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岗位职责都建立目标责任书,使不同岗位人员都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基本工作要求。每项工作都建立管理的流程,说明管理的步骤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细化工作规范。全程管理是指紧紧抓住教育、教学的每一环节,过程的每个阶段的质量管理,以阶段性目标的达成保证高质量结果的实现。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的“接口”,都要进行设计和质量控制,以保证学校各项工作能紧紧围绕着教育质量目标科学、和谐、高效地开展。3、全员业绩考核体系。创建全员业绩考评体系,从考核对象上分,分为部门(分为若干部门:比如教务处、年级组、德育处、办公室、实验室等)考核和个人考核。部门考核主要是把一个部门,比如高一年级组看作一个实体进行考核,这样做是为了把个人和所属部门联系起来,形成荣辱共同体。个人考核从德、能、勤、绩方面全面考查,促进教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考核模块上分,可以分为过程、质量、业绩、素质与表现考核。考核办法由校行政拟定,由教代会通过,经由公示才可施行。上至校长下至教职工,既是考核者,又是被考核者。考核的结果强调数据。考核的结果作为教职工绩效工资、评优、晋级、聘任的基本依据。(三)、四类制度的建立建立健全与人事制度改革配套的支撑三大体系的四类管理制度,包括:一是职责类;二是规范类;三是鼓励类;四是制度建设类。涵盖了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后勤工作等方面。管理制度的制定以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