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的内在联系,说写结合,写读结合。Р苏教版的习作虽然是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呈现的,但它依然和阅读教材、口语交际或是单元练习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如《习作1》来说吧,教材之所以把这次习作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显然与这组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的内容有关,而且学生在给春游地点提建议时,自然会联想到与这几篇课文中描述的景象,类似“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花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这样的优美语句会不自觉地涌现出来,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对习作1都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所以,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注意联系单元课文或是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回顾课文,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从而达到本册习作向高年段过渡的要求。Р2.巧用例文,激发兴趣,鼓励创新。Р对单元习作中的例文,老师们存在两种不同的思想,一种认为学生初学写作,应该从模仿开始,因此对于例文的运用应充分强调,精心指点,详分细解;另一种则认为例文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养成依赖性,所以对待例文Р“置之不理”。两种做法显现学生习作的结果也截然不同,一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一种是“举步维艰”“不知所措”。那么,例文该怎么用,我看到一个习作4的案例,也许会给老师们一点启发:Р主要环节:读例文,了解大意——老师归纳(原因、概况、具体情形、总结)——再读例文,质疑例文的不足,可以怎么超越?——学生口述修改意见,结合实例指导表达更生动——学生下笔Р所以,中年级的习作,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模”的引导示范下但求“不仿”。习作例文要适度用好,力争让不同基础的每个孩子在它的引导下都有话可说,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在例文的引导下能写像样的一篇作文,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能超越例文,写出自己的特色。Р 感谢老师们的倾听!Р 欢迎大家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