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命的发展提供充裕的环境与空间,使培养Р“全人”的教育目标得以实践,同时也体现了体育教育课程中的生命价值。Р 以生命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体现:(1)在体育课程教育中融入生命教育;(2)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必须尊重个体生命的发展规律和特征;(3)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资源,构建集知识、技能与生命于一体的教学体系。Р 第二,生命教育的发展途径。体育教育是实现生命意义的重要手段,但其前提必须是将生命的教育模式和目标融入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理、安全、健康、心理、社会以及营养等,并将这些元素有机地融合,凸显生命体的完整性。Р 2.教师具备生命化的指引能力Р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组织者、指引者,故而教师的能力也与学生的发展息息相关。生命化的指引能力是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能力:(1)能够构建具有生命意义的教学模式、内容和目标;(2)能够体会并理解生命教育;(3)具有专业、扎实的理论与技能知识以及基本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生命的意义与真谛,为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培养出不断超越自我和创新的接班人。Р 四结束语Р 为了在体育教育课程中有效地融入生命教育,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对教育的课程、目标以及内容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使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同时,能够正确地认识生命、完善生命以及体验生命。Р 参考文献Р [1]万国华、杨小勇、王碧怡.生命——体育教育的本真回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9 Р [2]吴忠义、张维寿、高斌.新课标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1(6):38~40 Р [3]高彩云、张维寿.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5):45~47 Р 〔责任编辑:骆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