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较广,所以其表面分布的非月海岩石面积比月球背面小。非月海岩石形成的年龄比月海岩石要老,一般为41~43 Ga。Р 月球高地区域月壳的主要物质为斜长岩,说明月球在结晶分异时,密度小的斜长石从岩浆洋析出并漂浮在顶部,逐渐冷却形成高地月壳;而克里普岩是岩浆在结晶分异过程中,由不相容元素混合组成的残留物;南极艾肯盆地的岩石类型则存在多种岩石(如苏长岩、辉长岩、长石和橄榄辉长石)Р[32]。Р 3构造特征差异Р 月球构造特征能够清晰地表达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构造形迹和构造层序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对岩浆岩和火山活动的控制作用[33]。月球构造特征主要有环形构造和线性构造两种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可以揭示月球区域性或者全球性的撞击作用程度与应力状态,能够加深对月球正面和背面地质演化差异的理解。Р 3.1环形构造Р 月球表面环形构造是遥感影像上形态、结构或色调呈现环状的环形体。月球表面环形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有火山作用和撞击作用两种。前者包括月海穹窿、火山口等,后者包括撞击盆地、撞击坑等。Р 为了研究月球正面和背面环形构造分布差异,本文利用“嫦娥一号”数据,在1∶2 500 000比例尺下利用ArcGIS软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对月球正面和背面的月海穹窿、火山口、撞击盆地、撞击坑(直径不低于5 km)进行识别与提取,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补充与修正。撞击坑和撞击盆地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可以说明月球正面和背面所受撞击作用的程度及差异;月海穹窿、火山口的数量及分布特征则可以说明月球正面和背面内部地质活动的剧烈程度。从提取的环形构造类型统计直方图(图7)可以发现,月球表面的撞击盆地、月海穹窿和火山口多分布在月球正面,而撞击坑则多分布在月球背面。月球表面环形构造分布差异说明与月球背面相比,正面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活动强烈,遭受的撞击较少,而背面地质构造活动较弱,多形成中小尺度的撞击事件(除南极艾肯盆地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