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幼儿园民间文化区域活动的规划、组织与指导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30KB

文档介绍
中,通过持续的探究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还以“扎染”活动为例,我们在观察和探索的基础上,将幼儿的扎染方法进行了整理提升,总结出了“中心扎”、“四角扎”等不同部位的扎花方法和“包珠扎”、“夹棍扎”等不同材料的扎花方式,以及“对角折”、“对边折”等不同折叠形式的扎染方法,并通过作品示范、图示等方法将这些扎染方法展现在活动区域环境中,从而引导幼儿在不同层次扎染过程中都能获得多样的扎染经验。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幼儿从最初无意识的随意扎染,逐渐转变为先设计、再扎染,幼儿的扎染创作过程更加主动,作品也更具设计感。Р 四、几点启示Р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让幼儿在开放、自主的区域活动中接触民间文化、喜爱民间文化,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也是很好的文化熏陶方式。因此,我们的民间文化区域活动从幼儿的视角选择活动内容与形式,让幼儿在活动中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决策,享受环境的美感,享受交往的快乐,享受创作与表现的成功感。Р 教师是活动的关键。全园教师自身文化修养的不断提升,是开展幼儿园文化教育活动的关键。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力与创造性,尤其是对民间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幼儿园也应该为教师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各类支持平台,营造浓郁的文化学习氛围,共同提升教师整体文化修养与专业素养。Р 团队是活动的保障。幼儿园一定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做好组织与指导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规划先行,集思广益,做好细致而充分的前期准备。同时,区域开展过程中要全程关注,组织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观摩、分享,提高教师区域规划与现场指导能力,保障幼儿活动的有序、有效。Р 资源是活动的基础。广泛而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是开展幼儿区域活动的重要基础。幼儿园要十分关注地域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注重环境的营造和材料的有序提供,让鲜活的文化资源进入班级,为幼儿的创造与表现提供充分的环境与物质基础。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