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作用下发生变色反应,形成变色产物,最后通过有色物的量来确定单位样品中被检物的含量。由于酶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大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Р 3.4免疫磁珠技术(IMS)Р 免疫磁珠技术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大肠杆菌的分离技术,其主要思路是将抗体偶联在磁性颗粒表面,以磁作为抗体的载体,与样品中的被检物相结合,在磁场的作用下,载有致病微生物的磁性微球向磁极方向移动,进而将大肠杆菌进行分离。与常规检验方法相比,免疫磁珠技术的优点更为突出,它适用于在各种各样的菌种的样本中快速分离出目的微生物。该方法如果与上述的PCR、酶联免疫技术等技术相结合,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检测效率。Р 3.5基因芯片技术Р 基因芯片技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也称之为DNA微阵列或寡核苷酸阵列。该技术用于检测各种环境或媒介中的微生物。其基本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DNA通过PCR扩增后制备荧光标记探针,固化于支持物表面上,,产生二维DNA探针阵列,然后与芯片上的寡核苷酸点进行杂交,最后通过检测杂交信号来确定检测样品中特定微生物的存在。由于该技术中常采用硅芯片作固相支持物,并且还运用了计算机芯片的制备技术,所以称之为基因芯片技术。Р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基因芯片技术化,具有显著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自动化、操作简便快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方面,可以说该技术是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个重大突破。但是基因芯片技术也存在不足之处:其一,该方法检测中所用到的仪器、设备其费用极其昂贵;其二,检测过程中,基因扩增时容易被污染,进而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其三,样品的制备及标记技术较为复杂;其四,该技术的操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有较高要求。Р 4、结语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速度和精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只有不断的改进、完善相关的测定技术,才能适应现代的要求,才能有效的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