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完成形态观察、生化鉴定、生长鉴定和菌株保存。指导教师的任务是根据学生的实验方案提供相应的对照菌株。所有实验材料的准备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就克服了以往实验准备工作由教师承担,学生参与性不强的缺点。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同时,实验报告要求根据鉴定结果每组写出1份综合鉴定报告,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Р 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单独设置《微生物学》实验课,对课程的理论与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强化实验教学;在实验安排上主要强调实验顺序的连续性、实验衔接的密切性。并且在实验课中,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探索性实验内容,鼓励学生申报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评价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监控作用。评价的体系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多元评价已逐步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所采用。本课程改革之前主要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改革后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和综合表现,将过程式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将评价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使教学与评价融为。Р 小结双语教学作为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益尝试,在各高校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本课程组采用双向双语教学和探究式理论教学相结合,中英文教材、课件相结合,经过7年的教学实践,学生既能够掌握学科发展和促进专业知识的更新,又可以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语表达与交流能力。同时,引人探究式和讨论式等自主学习方式,通过趣味话题和展板演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更增加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信心。通过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终结式评价向过程式评价的转变,更进一步以学习性评价促进探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