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的信息和语言。在此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全文的语义中心,注意部分和整体的联系,尽可能使用一些直观手段,如用黑板或投影显示归纳全文内容的图解,帮助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也可设置细节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阅读,然后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如让学生完成表格,或画图等等。而这时,教师和学生的讲解和讨论只涉及关键点和理解的阻塞点,而不应是逐词逐句式的。在讨论或解释新的语言现象时,可充分利用课文的语义中心和该语言现象的语境,也可适当举例或对比,但是不要离开课文或中断学生的理解,而进行操练和无意义的扩展练习。Р在阅读后此阶段侧重于对课文中语言形式的掌握和运用,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文章的第二层次即意图层次的理解。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做一些语言形式的基本练习,如本课需重点掌握的词汇、短语、结构等。练习的选择和设置应注意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联系。然后教师可根据本阶段的目的选择下列口头和书面的活动形式:⑴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归纳,以及对话题中心、写作意图、作者观点、态度等的讨论。⑵对语篇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如是线性结构, 应注意该文的时空顺序、主要情节及其发展等;如是层次结构,则可引导学生寻找主题句、分主题句、用于支撑主题的事实等。⑶围绕课文内容的言语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课文或其中的一段,改写后的短文听写或完形填空,涉及课文内容的记者采访,课文情景下的角色扮演,如复述课文,最好改变原作者的角色,以课文中不同角色的口气讲述,以便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的语言形式,认识语篇的结构层次和意图层次,并Р学会创造性地运用本课所掌握的语言形式。Р通过这一堂公开课,在各位教师的精心点评下,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思考:在一节英语课中,怎样体现一节课的重点,怎样在某一特定的环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怎样让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所得,都值得我去细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