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评的过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知识,从而真正圆满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Р 在《积的乘方》教学中,我设计一个课堂新知小测评:Р一、判断: (1)(ab)3=ab3 ( ) (2) (-2a)2=-4a2 ( ) (3) -(-ab)2= -a2 ( )Р二、计算:(1)(-2xy)3 (2)Р三、拓展:0.25100×4100 小测评意在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积的乘方,能否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正确计算,以及能否逆运用积的乘方法则进行简便运算。通过小测评,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能给我提供教学信息,让我在反思中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与方法。Р 三、数学课堂结束具有“承前启后,拓展延伸”的功能。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教学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有序过程。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提出与本节和后续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问题离开课堂,Р这样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有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智能。如,我在《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授课结尾中,设计了两个问题:(1)这节课你收获的宝贝有……(2)利用你收获的宝贝,计算:①(x+2)(x-2) ②( 3x+2 )( 3x-2) ③(5a+2b)(5a-2b) 从三道题的特征与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我设计这些问题,既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也为下一节课《平方差公式》做铺垫。Р 在教学过程中,良好的课堂结尾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小结,这样既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又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把一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练中悟”,在“结中思”,达到“课虽终趣未尽思不止”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