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设计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102KB

文档介绍
.6米呢?Р生2:把尺子延长一米就能找到了。Р师:好,我就再延长一米,快来找找看。Р(教师延长出新的一米,无刻度。)Р生3:把延长的这一米也平均分成10份,数出6份,合起来就是1.6米。Р师:你的方法很巧妙,能带着我们数数吗?Р生3:到这里是1米,接着数就是1.1米、1.2米、1.3米、1.4米、1.5米、1.6米。Р师:这样看来,1.6米是在几米和几米之间?Р生4:1.6米是在1米和2米之间。Р师:姚明的身高大约是2.3米,在2米的尺子上,还能找到吗?它会在几米和几米之间呢?Р生5:找不到了。2.3米会在2米和3米之间。Р师:咱们报告厅的高度大约是4.5米,它又会在几米和几米之间?Р生6:4.5米在4米和5米之间。Р情景三:脱离情境,在数轴上认识小数。Р师:金箍棒延长到屏幕之外了,还能再变长吗?Р生:能。Р师:在数学上,也有一条像金箍棒一样神奇的线,也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它就是数轴。Р师:数轴上有这3个点,你能用小数把它们表示出来吗?拿出学习纸,请你数一数、写一写。Р【学科德育(理性精神)渗透点:】整个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用一把学生非常熟悉的米尺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每个环节的突破,都是基于学生解决问题的需要,由学生主动提出、推进的。Р例如:教师的身高1.6米,还能在这把米尺中找到吗?找不到了,怎么办?再增加1米。姚明的身高2.3米,现在能找到吗?又找不到了,怎么办?再增加。这样巧妙的设计,让学生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不断借助模型突破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逐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和策略。】Р(四)数形结合,全课总结。Р【学科德育(理性精神)渗透点:】这个总结环节,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的同时,帮助学生梳理了数学学习思路和策略。同时肯定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展现出来的敢于探索、敢于质疑、善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