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讲座和技能竞赛。Р(五)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Р工匠精神培养的创新意识、良好的职业精神, 能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 增强专业自信心, 为将来就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Р三、工匠精神的培养现状Р在沿袭与传承工匠精神的过程中,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十几年里, 中国的各行各业涌现了一批批的能工巧匠, 这些工匠们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技能骨干。在骨干的成长之路上, 不可或缺的是高级的技能, 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成长中对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这种工匠精神的沿袭与传承。Р首先,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培养来看, 高职院校对人才的培养有所偏差, 普遍愿意培养与企业需求关联度较高的技术性人才, 往往忽视了对职教学生精神方面的培养。其次, 从培育角度来看, 工匠精神不仅代表了学生的专业素养, 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职业素养的发展。职教的学生,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缺乏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以至于院校在对其职业素养培养的过程中, 融入工匠精神的难度较大。Р目前, 我国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培养,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 以职业素养为切口, 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职业教育应以职业素养为先, 不光要传艺, 也要传心, 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种时代气质, 一种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气质, 是对职业道德的一种升华。第二, 通过推行学徒制培养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能够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实操技能的掌握程度, 有力地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更好地促进工匠精神的传承。第三, 借鉴国外职教经验培养工匠精神。国外职业教育理念中的很多专业精神与我们所提的工匠精神具有相似性, 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 对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