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能力体系”,促使教师在不断的“做”与“思”中提升专业知识与学科素养,使科学课堂教学方式呈现出越来越丰富而多样的教学形态。Р Р 将基于具身认知“做思共生”引入科学教育教学,凸显了对“整体人”和“全面人”的关注,彰显了对儿童学习特别是儿童科学学习深度关注,有可能引发传统科学教学模式、课堂结构、教与学的方式和教学研究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对学生而言,参与“做思共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将其变为行动者和思考者,将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还给身体,发挥学生的经验和经历在科学理解与科学深度学习中的作用,使其身体、理智和精神进一步得到和谐而丰富的发展,从而回归课堂原点,促进深度科学学习的开展。无疑,以上两个方面都具有创新的意蕴。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思共生”科学课堂的建构与实施旨在实现科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是科学学科本质的回归,是科学素养与关键能力指向的弘扬。其研究内涵、规划、路径与框架必将为相应实践探索提供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单,让“做思共生”科学课堂的建构与实施更加科学、更加规范、更加有效和更加前瞻,促进科学教学改革从“实然”向“应然”的嬗变。Р Р 参考文献: Р [1] 顾长明.做中学:在“动手”与“动脑”间追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8). Р [2] 顾长明.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监测数据[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4,(5). Р [3] 苟志效.论动作思维的特征及其认识论价值[J].晋阳学刊,1994,(2). Р [4] 顾长明.“做思共生”科学教学主张与实践建构[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7). Р [5] 林静.教作为实践的科学[J].教育科学,2014,(2). Р [6] 陈乐乐.论儿童教育中“身体”的缺位及其复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6,(8). Р (编辑:赵悦实习编辑:叶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