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基于“证据推理”的化学实验实践研究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17KB

文档介绍
“证据推理”,我们无法得出,因为该结论所要依据的事实不够支持此推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就只有: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种类的固体物质在水里的溶解量不同;在第二个实验――温度的影响中,我们有的证据是加热了的РC烧杯中的固体溶解量比不加热的D烧杯多,依据这一理论事实,学生们可以进行思考,溶质的种类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温度,不会有其它外在条件来干扰本实验的结果,这就可以推断出:在溶质的种类相同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固体物质硝酸钾晶体在水里的溶解量会增加,温度降低时,其溶解量会减少这一结论。其中有的学生会得出加热会增加溶质的溶解量这一结论,但是是不是所有的固体物质都是这样呢,这就需要鼓励学生在此方面做进一步的探究了。Р 总而言之,基于“证据推理”的化学实验实践研究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其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教学质量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证据推理”中推理是关键,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对化学实验的过程、化学实验的实验结果分析的要求也更高,使得化学实验实践向新的方向更好地发展。Р Р 参考文献Р [1] 马志龙.化学实验探究模式研究(摘要)[J].化学教育,2002,23(Z1):29-30 Р [2] 郑长龙.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改革――探究的化学实验教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1):27-29 Р [3] 周青,刘建青,杨辉祥.我国目前中学化学实验研究[J].化学教育,2005,26(1):14-16 Р [4] 张庆云,谭建红.“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程绿色设计的思考[J].化学教育,2009,30(6):10-11 Р [5] 缪陈亚.浅析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5(1):24-25 Р [6] 张启伟,王桂仙.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2002(8):3-4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