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要求学生反复练习以达到最好效果。如此的教学模式往往会使书法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书法艺术作品在讲究技巧的同时受到情感支配,只有在情感的支配下产生的作品,才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情感因素,让学生得到直接的情感体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比如:书法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古代书法家颜真卿的刚正不阿、柳公权的冒死笔谏等趣闻逸事,激发他们对书法艺术学习的兴趣;或者通过书法教师高超的直观示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练习中遇困难挫折多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乐于学,则其情感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质量。书法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的心理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健康愉悦的情绪体验,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自发地利用业余时间,充满热情地投入校外书法教育教学活动中去。Р3、循序渐进,提高能力Р书法基本功训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这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特点所决定的。通过摹字——临帖——创作,提高青少年观察、模仿和创新能力。学书之初,由摹到临乃自古沿袭下来的练字之必经程序。书法教师指导青少年学生先采用双钩、单钩的方法摹写单字,具备一定书写基础之后,可转入临帖阶段;先是对临,对字的结构和用笔掌握之后,就可以进入背临阶段;最后再进行意临,此训练过程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强化观察和模仿能力;打好基础后才能进入创作阶段。在校外教学中,书法教师可将创作训练穿插其中,辅导学生运用创作式的临摹书写训练,鼓励其逐渐尝试学习作品的创作,有利于减少思维的局限性,使书法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临摹古人范本的阶段。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如:观察比较法、分析归类法、展示交流法等,通过不同方法的转变与组合,要求学生在完整、准确地临摹古人碑帖的同时,还要汲取其精华,开拓思路、发展个性、有独创见解,形成个人艺术特点和风格,使其在艺术道路上收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