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互联网+”背景下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中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  |  页数:5 |  大小:29KB

文档介绍
更好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术为平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私密性、实时性,在吸引广大青少年注意力和兴趣性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思想组建起教育新结构和新平台,利用学生社团、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的普及、干预、指导,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Р 结语Р 健康人格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目标,同时健康人格也是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健康人格的内容、含义和范围有了更多、更深、更广的变革,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结合“互联网+”这一基本社会和教育条件,将健康人格列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健康人格的塑造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的核心优势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建设和发展,更好地担负起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迎接来自未来、发展的挑战和需要。Р 参考文献: Р [1]当代青少年心理素质教育的内涵研究[J].厉红.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6) Р [2]试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的有效途径[J].张剑.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 Р [3]人格整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追求[J].邓如陵.现代教育科学.2014(05) Р [4]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良好心理素质[J].杨竞楠.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6) Р 本文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三五”重点科研项目{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一级子课题{等同于省级重点课题}。Р 课题名称: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院校省内学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逆向研究Р 课题编号:P111――2016101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