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肠结病(不完全性肠梗阻)中医诊疗方案

上传者:苏堤漫步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20KB

文档介绍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主要包括:常规抑酸,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必要时抗炎治疗。Р (四)护理调摄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Р 记录呕吐次数、量、性状与颜色的改变;记录胃液的量与性状的改变;注意观察腹痛发作的次数与间隔时间;记录有无排气与排便。根据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护、饮食指导、情志调摄及健康教育等。Р 三、疗效评价Р (一)评价标准Р 1.总体疗效评价Р 6Р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版,第3辑)肠梗阻的疗效标准制定:Р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排气排便,腹部X线影像恢复正常。Р 显效:腹痛消失,腹胀减轻,恢复排气排便,无恶心呕吐,腹部X线影像恢复正常。Р 有效:腹痛腹胀减轻,有排气排便,无恶心呕吐,腹部X线影像有所改善。Р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腹部X线无改善,甚或加重者。 2症状疗效评价Р 按计分法算出相应的比率和总有效率Р 2. 参照《诊断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外科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Р 7Р 8Р (2)疗效指数按每级3分计,即I级3分、II级6分、III级9分计算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分数)/治疗前症状总分*100%疗效指数<40%为无效;41%~60%为有效;61%~80%为显效;80%以上为临床治愈。Р (二)评价方法Р 1.入院时的诊断与评价:在1~2天内完成。内容包括评价标准的各项内容。Р 2.治疗过程中的评价:对中医证候学内容进行定期评价。Р 3.出院时的评价:对所有患者按照“评价标准”,从症状、体征、理化检查方面进行评价。Р 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