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损害;(5)基底节区及内囊区的血管远离大动脉主干,血管迂曲而长,对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别敏感,易受缺血影响;(6)另外自由基引起的生物反应,也是外伤性梗塞的重要因素。外伤性脑梗塞多是在重型颅脑损伤的基础上发生的,两者相互掩盖,相互混淆使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容易漏诊及误诊,早期诊断更为重要,以该病发展看,外伤性脑梗塞出现常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期,外伤后合并失血性休克,缺氧、应用强脱水剂可促进该病发生,该病在颅脑损伤基础上得到处理后,病情仍未得到好转,意识障碍无改善的或出现瞳孔变化,行CT扫描发现大面积脑组织低密度区被确诊。大面积脑梗塞诊断标准:梗塞灶>4 cm,或梗塞灶超过大脑半球面积2/3,或位于1个脑叶或多个脑叶,也有人认为梗塞灶达到基底节区才够诊断标准;(7)治疗及预后。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与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梗塞一样,均属缺血性的,CT与MRI对明确诊断,估计病变程度与判断预后有肯定价值,磁共振波谱分析发现颅脑损伤后3 h伤区脑组织呈缺血性改变,伤后24 h达到高峰〔3〕。故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脑循环,纠正脑缺血,减少继发性损塞;(8)本病的治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疗效较差,病死率及致残率高,对外伤性颅内血肿尽可能在发生脑疝前清除血肿,对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在血肿清除术后,可行天幕切开术,以减轻对附近血管的压迫;(9)手术操作要仔细,尽量避免过分牵拉血管。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术中尽量冲洗,术后反复腰穿,以减少颅内血管的刺激,以缓解脑血管痉挛,在发现大面积脑梗塞后,应考虑开颅减压及控制颅高压。此外应用神经营养药物,如脑活素、脑复康等,防止细胞钙脑子超载,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使亚低温疗法和高压氧疗法。外伤性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此病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致残率与死亡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生存率。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