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者:随心@流浪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33KB

文档介绍
服务的意识。Р 针对测评体系的不完善,测评体系可以引入一些注重校长专业素养发展的指标如科研领导力、道德工作领导力等,另外扩大测评人员类别,吸纳教育一线的专业人员参与。Р (四)绩效保障因素Р 任何教育改革都需一系列资源支持。支持一项教育改革的资源主要包括资金、人员、信息和政策。必要的资源是改革得以顺利展开的保证。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政府财政投入,财政投入没保障对工资的影响是直接的,从而影响改革的执行。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中,教育经费投入以“县(市、区)为主”,我们公共教育事业的运行都是建立在县(市、区)级政府落实相关教育投入和经费的基础上。在现实操作中,县(市、区)级政府往往由于其它实际问题的处理,减持教育经费投入现象时有发生。教育管理部门拨付用于教职工工资的资金是固定的,扣除校长和教师固定工资后,绩效工资由校长与教师竞争,资金投入越少,竞争程度就会越大。另外校长养老金基数没有把绩效工资纳入考虑范围,加重校长与教师争食。Р 面对绩效保障问题,政府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逐步将校长绩效工资纳入校长养老金基数考虑范围,另外将校长绩效工资和教师绩效工资的资金投入分开。Р 在过去政府主导教育的时代,学校管理“官本位”、行政化趋势严重,利益和资源更多地向行政权力倾斜,许多校长不安心做学问而热衷于当官,模糊了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独特价值,导致了校长任期和管理行为的短期化,助长了其追求短期绩效的动机,产生了各种教育问题。现在,中小学教育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大刀阔斧地改革,把阻碍教育发展的短板移除。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是教育发展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三个试点城市在改革过程中的共性及问题,希望对其他城市职级制改革起到启示性作用,全面推进原有教育体制转变,让教育改革的红利惠及亿万同胞。Р□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E:ZZJ Р 关键词:改革中小学校长职级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