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总结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KB

文档介绍
其责。(1)教学校长、教学主任、教研主任、科组长负责学校教学工作及教师的专业成长。(2)政教主任、级长、班主任负责德育工作及常规管理工作。(3)工会组织,维护教职员工权益,多作民意调查,丰富教职员工生活,提高教职员工素质。(4)社团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引领学生立志成才,学会自己管理自己。(5)各处室主任负责本处室人员所承担的各项工作。条块管理,更需要条块磨合,许多工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校一盘棋,相互支持,相互协调。各部门真正落实到三稳状态:教育思想稳定,教学秩序稳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六、改革的效果1、校长能够充分实施自己的办学思想,坚持专业的、可持续性的办学方向,学校的发展具有连续性。2、能够促进校长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3、缩小了城乡之间校长职务上的巨大差距,有利于校长积极性发挥和工作交流;4、减少了校长的事务性工作,能够使校长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中去;5、提高了校长的经济收入,有利于调动校长的积极性。七、问题与不足1、对学校管理评价,特别是对校长的评价缺少较为细化的办法,不利于学校之间的个性化竞争形成;2、在一定范围内为提高校长业绩,应试教育将会抬头。3、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当是校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职级制管理中这也应当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标准。4、中心校与薄弱校区分非常明显,导致好学校的校长不愿意到差的学校,整体来看不利于薄弱校的改造和发展。5、职级制管理论资排辈现象不能完全杜绝;6、优秀校长总是向优秀学校流动,做到了强强结合,导致薄弱学校越来越弱,与国家实施职级制管理的初衷相悖。下一步继续加强学校的内涵提升,不断提高办学灵活性,打造育人环境,全面贯彻党的政策方针,建立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激励和导向的内部运行机制,使学校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