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呈现给学生一个个呼之欲出的故事,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可说,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遣词造句。Р 2.中心突出,放射性发展Р 以主题为中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向多方向发散思维,其他信息作为分支,通过合理扩散,由中央向四周延伸,很多句型和短语允许学生多样化表达,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多样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英语语言变化的魅力。思维导图不是一幅简单的图形,更是学生思维能力的精彩呈现,除了教师绘图外,学生也可以自己绘图,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拓展,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缜密的思维习惯。Р 3.思路连贯,便于整理Р 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关键字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的形式表现出来,附在高层次的形式上;各个分支线条上的关键词就好比是方向舵或指南针,这样就不容易在思维的海洋里迷航,所以可用它来梳理思路、整理思想。Р 4.便于联想和发散,易于把握相互关系Р 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接点结构,这就使我们容易把握各支的联系和关系。从思维导图的特点可以看出,它可以用于工作和生活中涉及学习和思考的活动。作为学习管理,它可以制订学习计划、研究项目、交流和解决问题。Р 由于受历年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式的影响,书面表达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发展,教学过程中单纯注重了学生词语和句子的运用,可以说为了写作而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导图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再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很多句型和模板论文,弱化了学生对于写作的抵触心理,培养和开拓了学生交际能力和对整体的把握能力。Р 参考文献: Р [1]李杰.利用深层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5(9). Р [2]岑艳琳.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1. Р [3]刘晓宁.我国思维导图研究综述[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3(5):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