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厚, 特别是能维持学生兴趣的持续时间,让课堂学习效果得到延伸和升华。比如: 《因数与倍数》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可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结课。问学生“1~ 100 这些数字中,因数最多是哪个”,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回答道“ 60”,再向学生问为什么是这个数字,学生就能将其各因数列出来回答这个问题: 1,2,3,4, 5,6, 10, 12, 15, 20, 30, 60. 再如: 小学六年级《排列组合》教学的结课, 为使学生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0”这个数字是不可作为最高位的特性,以加深学生对排列组合中, 必须遵循有序、无重复、无遗漏这一原则, 可创设“错解”这一 4 结课情景, 就将 0 位于最高位的数字混入到诸多数字中, 让学生将其找出, 在最短时间内, 学生就顺利、准确的找出了, 使学生加深了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由此可见, 在结课时, 教师应对每名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作出合理的分析, 并根据课堂教学内容, 灵活的创设情景, 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还能进一步的活跃他们的思维。综上所述,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 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 充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 创设出学生感兴趣、愿意学的情景, 将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简单化, 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所传授的知识, 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进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参考文献: [1] 陆从飞. 利用生活情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 小学生.2015 , ( 05): 147-148. [2] 杨树柱. 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实践[J]. 成才之路 2015 年 26期[3] 时煜.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效率[J]. 甘肃教育 2015 年 19期[4] 何薇. 基于问题精耕细作――依托课例促进教研训一体化的实践研究[J]. 广西教育 2015 年 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