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的课题来源渠道很多:(1) 课题可以来源于生活。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诸如“早餐吃什么? ”“动物园里孔雀为什么会开屏? ”“展览馆里的恐龙骨骼很大,它们原来生活在什么时代?有哪些种类? ”由此产生一系列的研究课题:“沭阳小吃”、“孔雀”及“恐龙家族”等。(2) 课题可以来源于课本。课文《夜晚的实验》中写的是夜晚的蝙蝠通过“耳朵”这个感觉器官来辨别道路的事,还有哪些动物也不是靠眼睛来辨别方向的?学生产生了疑问,课题由此而生。而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后, 很多同学对《水浒》发生了兴趣, 有的要研究好汉个性, 有的对小说里的“老虎”情有独钟, 要研究施耐庵怎么会写出这么生动逼真的老虎,还有的要研究中国的“酒”文化。(3) 课题还可以来源于学生的不同关注点。男孩子喜欢玩打仗, 对刀枪等武器感兴趣; 女孩子喜欢花草, 研究植物环保的多一些。就是大家都喜欢的小动物, 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 男生喜欢狮子、老虎等凶猛的野兽, 女生则喜欢小猫、金鱼等温顺可爱的小动物。有相同或相似课题的同学聚到一起, 成立课题小组, 选出组长, 制定 4 研究计划, 利用休息日, 他们通过观察记录、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多种途径, 对本组课题进行研究, 其间在组内可进行互相交流研究信息, 组内收集资料等方式巩固成果。在研究进入一个阶段后, 老师可根据进展情况安排课题研究汇报会,以组为单位展示研究成果。总之, 只有根据教材的特点、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实际来设计语文课外作业,才能让作业成为学生的内心需要,而不是负担, 才能将培养学生素质的目标落到实处。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第二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D].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7 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