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和创造提供最大的空间,体现不出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以及美的情操。(五) 教材不够规范当前很多幼儿园音乐教材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有的使用的是单科(音乐)教材,有的使用的是领域(艺术)教材;有的只有教师用书,有的则还有幼儿乃至家长用书。教材的内容和设计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游戏性过强,缺少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没有注重音乐创造能力的发展; 有的又趣味性和可操作性不够,没有顾及幼儿的兴趣爱好及好奇心; 有的缺乏一定的教育意义和艺术价值,不能体现音乐艺术的形象特征、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面对如此众多、纷杂的教材、很多幼儿园和教师都感到困惑,无从选择。导致目前在音乐教材使用上出现盲目跟风和随意性较强的现象,缺乏规范性,这均会影响学前儿童的乐感培养。教材的不适宜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教师日常教学的开展。具体表现在: 第一、老师们在选材时往往是从自身教学的难易程度去考虑,选择一些唱起来较简单的歌曲,但教育意义不大,而且韵律活动、打击乐,欣赏活动偏少, 造成幼儿园的音乐教学与幼儿的实际需要脱节。第二、由于一些音乐内容不符合幼儿的实际,尽管教师用心进行了教学活动设计,幼儿也难以掌握相关技巧,无法表现出对音乐的感受。第三、一些老师由于没有合适的音乐教材,不得不自已组织教学内容,摘选的材料既零乱又随意,缺乏知识体系应有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教学效果难以实现。五、培养学前儿童乐感能力的对策(一)注重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不仅是音乐表演活动的重要前提,而且对于音乐欣赏活动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没有对于音乐的兴趣爱好,就不可能有怀着欣喜之情反复倾听音乐的行为。学前儿童对于音乐兴趣爱好的发展主要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周围成人或其他儿童对音乐的态度( 其中父母和教师的态度最为重要); 音乐经验的性质( 能否从音乐活动中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 音乐积累( 能否掌握更多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