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考户籍限制和教育公平性思考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户籍制度上。不公平的高考招生体制才是问题的根源。招生体制“地方化”的背后是各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 拥有优势教育资源的地方挟“优势教育资源”为本地学生所用, 导致许多全国综合性大学越来越地方化, 办学所在地的招生比例高居不下, 高等教育资源稀少地方的学生很难挤进高等教育资源丰厚的地方。不少有识之士为此进言献策, 希望改革高考招生指标分配制度。去年“两会”期间, 洪可柱代表就疾呼实行名校招生名额分配听证制度。刘中慧代表提出“关于全国重点大学招生公平性的建议”。前年中国政法大学先行一步, 建立了按各省市的人口比例确定招生指标的制度。虽然改革措施还存在瑕疵, 但在招生体制不公平的大背景下, 显得弥足珍贵。令人遗憾的是, 中国政法大学的热气并没有融化招生地域差异的坚冰, 目前还没有第二所名校跟进。很显然, 以地域为界限的差别化招生制度越来越成了教育公平的绊脚石。它继续“合理存在”下去显得不合时宜, 如何作出调整,使招生体制趋向公平合理,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不要让户籍歧视成为最大的教育不公教育是每一个公民应依法平等享有的权利, 也是国家得以振兴和强大的后盾。在呐喊科教兴国口号的同时, 应该更多地考虑教育的公平性的实现, 为兴国选拔更多的栋梁之材。高等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均源于以居民所属地为限定条件报考的户籍制; 基础教育资源享有的不均源于户籍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体系和区域发展失衡。所以,不要让户籍制成为最大的教育不公。户籍制改革所遇到的阻力从某种意义上讲, 是发达地区的公共财产拒绝外来人口的占有。虽然, 户籍制的废除会使得发达地区的既得利益集团受损, 但是其它的广大地区将会受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户籍制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计划经济的平台, 更多地更自由的劳动力流动成为经济发展的必需条件。户籍制的废除存在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户籍制的改革是必需的,顺应历史潮流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