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РР (三) 引发学生质疑,促进思维发展 Р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教师在群文阅读的模式下,也应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来引导学生质疑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阅读中始终思维活跃,使其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感悟、知识,使阅读效果达到最佳。 Р 例如,在讲解《桃花源记》一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感受“归隐文化”,就可以将陶渊明其他的作品引入进来,如,《归田园居》《五柳先生传》《饮酒》等,并引导学生“这些作品虽然辞藻没有那么华丽,却都是古朴之风,将真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将作者热爱隐居、渴望隐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在此模式下,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如,“陶渊明为什么如此热爱隐居?”“他是被迫归隐,还是主动归隐呢?”“他的归隐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这些质疑提出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使其理解程度得以深化,促使群文阅读得以真正地落实。 РР 上述三点,都是教师在群文中的可用策略,在实际应用时可以结合具体情境,来适当地调整等,与学生的阅读特点相符合,使群文阅读得以有效、持续地开展下去。 Р 四、 结语 Р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将群文阅读这一形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在局限的课堂中收获更多,也能够促使其实现广泛阅读,对其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较大的效用。虽然,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群文阅读这一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形式主义上,但我相信,只要在大家的集体努力下,一定能完善这些不足,为我国语文教育的总体发展助力。 Р 参考文献: Р [1]唐馨.让群文阅读之花尽情绽放[J].数码设计,2017,6(10):230. Р 作者简介: Р 邵林峰,浙江省台州市,东方理想学校。 РР???????РРР???????9/view-152716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