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求发展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绿色区域,那么顾客就可以分别获得100元、50元、20元的购物券,凭购物券可以在商场继续购物。在白色区域则没有购物券。如果不转转盘可以直接获得购物券10元。问题是:转转盘和直接获得购物券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此问题一出示,立马引起了学生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转转盘有时能获得购物券,但有时不能获得购物券,而且获得购物券的概率很小,所以他们认为直接拿10元的购物券比较放心。针对学生的这一想法,老师随即加以引导:他说的有道理吗?你们是怎样想的?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同学认为前面同学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同时他们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只要转转盘就有机会获得购物券,并且一旦获得购物券就比10元多,甚至有机会获得100元的购物券,所以这部分同学极力主张转转盘。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更正确呢?在此情况下我安排了一场辩论,让意见不同的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正当双方争论很激烈的时候,有个一直不善言语的学生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刚才他们说的都不是很正确,因为他们只考虑了单个顾客的利益,我认为要比较哪种方式对顾客更合算应该考虑所有顾客的平均利益,而不是某个人的利益。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甚至有的同学带头鼓掌。这样的交往,智慧的火花容易再现,数学的乐学能够得以实现。Р五、评价是“做”数学的激励机制Р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做”数学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课堂上每逢一个同学提出问题,同桌或其他同学就会瞬时反馈,对其作出评价,让每一个学生从“做”数学中得到关注,让每一个学生从“做”数学中得到发展。РР要让学生在操作中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索中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在发现中学会学习,在建构中发展主体意识,通过“做”数学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РР第 4 页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