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探赜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重要的是要符合主题主旨并且言之有理。教师可以在学生扩写结束后找不同的同学分享他们的扩写文章,使他们的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就如源头活水,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Р 当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针对传统文化的写作變为自己的习惯。品读传统文化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人看到更加广阔的天空并对其进行再创造,就如同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景。一个人往往爬得越高,就越为眼前的风景所惊叹,阅读传统文化作品之前天空是蓝色的,阅读之后他就会发现,有时天空中的落日会泛起紫红的余晖。而当一个人拿出笔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表达在文字中时,就会发现,原来文化的天空中还可能会散发出橘红色的火光,燃起天边的晚霞。 РР 四、结语 Р 总之,新时代是教育的春天,不仅赋予了教师更重要的使命,也为教师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学有所得,读有所思,听有所获;让学生见识有所增,能力有所强,生命有所丰盈,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始终相信“热爱学生是最大的师德”。这是一种稳定而平和的心境,兼具温柔与激情,散发着人性的纯净与慈祥,也对学生的一言一行表现出高度的敏感性与感受力。这份对“教育的爱”的情感是教师最强烈而持久的内在。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美好互动中丰盈彼此、成就彼此,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尊严与价值之所在。 Р 参考文献: Р [1]谢小红.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课外语文,2018(31). Р [2]王冬梅.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研究[J].成才之路,2017(21). Р [3]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内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РР [4]徐青松.“五法并举”提升高中语文早读课成效[J].语文天地,2015(12). РР???????РР???????9/view-15394431.htm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