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

上传者:梦&殇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27KB

文档介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Р 就拿我们庆阳来说,它就具有十分丰富的民俗文化。香包刺绣、剪纸、皮影、道情和民歌被称为庆阳民族文化的“五绝”。如,我校近年来开发实施的《华池民歌》《华池秧歌舞》《巧儿剪纸》《巧儿刺绣》《华池节日习俗》《南梁腰鼓》等课程。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这些当地的民俗文化,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了解、继承了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还学到了技艺。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这些民俗文化,还要教育学生学会保护和研发这些民俗文化。唯有这样,才能让庆阳的民族文化不断发扬光大。Р 四、要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Р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发展史、创业史和革命史。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革命历史传统教育,不仅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青少年成长必须接受的教育。Р 像我们庆阳的周祖农耕文化,以南梁为中心的红色文化,还有中医鼻祖岐伯、东汉思想家王符、宋代名臣范仲淹、陇东早期共产党人王孝锡等历史名人的事迹都可以作为传统文化来向学生宣传和教育的。Р 1934年11月7日,以刘志丹、习仲勋、谢子长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华池南梁的荔园堡建立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这块硕果仅存的根据地最终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教学中就可以把这些内容渗透其中对学生进行历史文化传承和革命传统教育。Р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学习法律法规和遵守道德规范要求,还要让学生通过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培养良好品德。因为一所学校只有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学校教育才算是真正找到了文化之源、文化之根。Р 参考文献: Р [1][汉]戴圣编.礼记[M].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Р [2]朱锦富.朱氏家训[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