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提示似有病原体存在。男婴发病较多,日本发病率高,至今未找到直接致病病原体,感染的说法不能完全确立。在所有病原菌中最受关注的是链球菌,但至今从未由患儿体内分离到链球菌。也有人提到一种在禽兽间致病的耶尔森(Yersinia)菌中的假结核型株感染似与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相关,但也无法找到确实的证据。Р在病理形态学上,本病血管炎变可分为四期: РⅠ期:约1~2周,其特点为:①小动脉、小静脉和微血管及其周围的发炎;②中等和大动脉及其周围的发炎;③淋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的浸润及局部水肿。РⅡ期:约2~4周,其特点为:①小血管的发炎减轻;②以中等动脉的炎变为主,多见冠状动脉瘤及血栓;③大动脉少见血管性炎变;④单核细胞浸润或坏死性变化较著。? ?Ⅲ期:约4~7周,其特点为:①小血管及微血管炎消退;②中等动脉发生肉芽肿。? ?Ⅳ期:约7周或更久,血管的急性炎变大多都消失,代之以中等动脉的血栓形成、梗阻、内膜增厚而出现动脉瘤以及瘢痕形成。关于动脉病变的分布,可分为:①脏器外的中等或大动脉,多侵犯冠状动脉、腋、髂动脉及颈、胸、腹部其它动脉;②脏器内动脉,涉及心、肾、肺、胃肠、皮、肝、脾、生殖腺、唾液腺和脑等全身器官。Р临床表现Р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Р②双侧结膜充血;Р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Р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斯指趾端出现膜状脱皮;Р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Р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cm或更大。Р护理诊断Р1、体温过高与感染、免疫力有关Р2、皮肤完整性受损与小血管炎有关Р3、潜在并发症与冠状动脉炎等有关Р4、焦虑与家长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关Р护理目标Р1、7天内患儿体温降至正常。Р2、14天内患儿皮疹消失,杜绝皮肤黏膜感染。Р3、防止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Р4、家长能了解疾病的护理知识,并能积极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