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跌倒,神经耳科学检查往往是正常的;②常常继发于器质性前庭疾病(如:治疗后的前庭神经炎、BPPV),并发作于周围环境刺激(桥、开车,空荡荡的房子、长长的走廊、餐馆或百货店以及社交场合)以及视觉刺激(电影,电视,商店);③在体育活动(骑车,打网球)或更复杂的平衡条件下以及少量饮酒后症状会改善,反而在休息或是简单的平衡条件下症状会再次出现。6一、PPPD的概念及历史演变PPV的提出使人们对神经耳科疾病所致头晕的认识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它仍然没有详细地解释其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提出对应的治疗方案。7一、PPPD的概念及历史演变1989年美国匹茨堡大学精神科Jacob等提出“空间运动不适(Space-fort,SMD)”其特征是空间定向不适和对运动刺激感觉增强。在视觉刺激丰富的环境中(如在超市的过道中或骑自行车)及在静止状态下看移动的景物,出现症状。具有主观性、波动性的对空间位置、运动性环境不耐受以及对运动刺激、复杂视觉刺激高度敏感而产生头晕/眩晕症候的特点。8一、PPPD的概念及历史演变1995年伦敦帝国大学神经耳科Bronstein提出“视觉性眩晕(VisualVertigo,VV)”。其特点是在周围及中枢前庭急性病变之后,患者在复杂视觉刺激或移动视觉刺激环境中,出现不稳或头晕。患者急性前庭病变似乎恢复,但视觉性眩晕通常持续存在。巴拉尼协会前庭国际分类委员会将VV改名为视觉诱发性头晕(visualinduceddizziness,VID)9一、PPPD的概念及历史演变2004年,美国Staab和Ruckensteind重新修订及更新了PPV的概念,提出慢性主观性头晕(chronicsubjectivedizzinessCSD)。慢性主观性头晕(CSD)临床特征为慢性非旋转性头晕或主观不稳感、运动刺激的高敏感性、精细视觉任务的不耐受性,客观检查无明显的前庭功能障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