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口译基础理论和技巧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ppt  |  页数:273 |  大小:663KB

文档介绍
发展历史简述口译与笔译的质量标准简述口译与笔译的差异简述口译活动的发展历史简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曾将大量印第安人运到西班牙学习西班牙语,并将他们培养成口译译员明清时期中国的一些小说中对口译译员有了正式的称呼“通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各个国家之间交往对口译译员的需求急剧增加,1919年巴黎和会首次借助英法两种语言的翻译进行谈判,当时的口译方式主要是交替传译,也可称连续口译或接续口译,这是口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第一次正式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口译技术,即口译的记忆、笔记、复述等基本技术。口译活动的发展历史简述美国发明了一种让译员使用耳机听辨原语,同时使用话筒传送译语的“共时翻译”设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纽伦堡战犯审判中,人们正式启用了同声传译,以保证在大量繁杂的听证、辩护、审判工作中能在原语话语结束时立即“同时”结束译语,从而节省宝贵的时间一批专门为国际会议培养高级译员的翻译学院在德国、瑞士、法国和美国应运而生。1953年“国际会议译员协会”的成立,标志着口译人员社会地位的确立。口译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开始兴旺起来,并成为一个令人羡慕和追求的高尚职业。口译与笔译的质量标准简述“信”(faithfulness)“达”(expressiveness)“切”(closeness)经济性原则(economicalness)“信”(faithfulness)“信”既是要忠实于原语的内容,口译译员要听懂讲话人的意旨,捕捉讲话人的意思,准确是口译的最基本标准。准确就是“信”。“达”(expressiveness)“达”既是要用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的语言形式“重新表达”原语内容,在口译中,“达”就是语言通达、通顺、流畅。“切”(closeness)“切”既是要尽可能贴近原语的风格,译员要正确运用语态、语气、情态等,再现说话人的情感,情绪和口气,真正做到传情达意,再现说话人“原汁原味”的谈话风格。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