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不断发展。开始时仅限于球囊成形术,称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而现在PCI还包括了其他解除冠状动脉狭窄的新技术,如斑块消蚀技术(斑块旋切术、旋磨术、激光血管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尤其是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广泛应用,明显地减少了因再狭窄而造成的再次血管重建,成为PCI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Р对冠心病而言,冠脉介入手术如同修好了“一条大路”,但是介入术后“大路”的维护、“道路”畅通还是离不开内科药物治疗。? 因此PCI术后用药是否合理,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决定冠脉介入手术临床成功及远期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Р冠心病介入术后哪些药物是需要用的Р抗凝治疗Рβ-受体阻滞剂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Р3Р4Р抗血小板治疗Р1Р2Р5Р醛固酮拮抗剂Р调脂药物Р硝酸酯类药物Р有关中药Р危险因素控制Р钙离子拮抗剂Р7Р8Р10Р6Р9Р抗血小板治疗Р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动脉血栓形成,特别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需要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Р环氧化酶1抑制剂(COX-1)---阿司匹林Р可抑制环氧化酶-1 ,减少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素 A 2 ,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Р 无过敏及出血风险增加的支架术后患者,阿司匹林100 mg/d,长期服用(I类推荐,证据水平B)。Р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Р作用机制:其活性代谢产物与P2Y12 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由ADP 介导的血小板聚合作用。Р噻吩吡啶类:需经过肝脏代谢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不可逆地与血小板膜表面P2Y12受体结合。?包括:噻氯匹定、氯吡格雷、普拉格雷。Р非噻吩吡啶类:无需肝脏代谢,本身即活性化合物,可逆地与血小板膜表面P2Y12受体结合。?包括:替格瑞洛、坎格雷拉。Р噻氯匹定Р其因副作用大、药效不及新生代,已退出各大指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