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控制功能,为计算机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开辟了空间。Р到上世纪70年代,PLC技术已经进入成熟期。推动PLC技术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对高性能、高可靠性自动控制系统的客观需要和追求;其次,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处理器性能的不断提高,为PLC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拓了空间。Р3.1.1 PLC的产生与发展РPLC的定义:?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于 1985年1月对可编程序控制器作了如下的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命令,并通过数字式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有关设备,都应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功能的原则而设计”。Р3.1.2 PLC的特点РPLC的产生是基于工业控制的需要,是面向工业控制领域的专用设备,它具有以下优点:Р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2、灵活性强,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柔性?3、编程简单,使用方便?4、控制系统易于实现,开发工作量小,周期短?5、维修方便?6、体积小,能耗低?7、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Р3.1.2 PLC的特点РPLC在互换性上存在的问题:?1、各公司的PLC的软、硬件体系结构是封闭而不是开放的:如专用总线、通信网络及协议,I/O模板等不通用,甚至连机柜、电源模板亦各不相同。?2、编程语言均有梯形图,但组态、寻址、语言结构却不一致,因此各公司的 PLC互不兼容。?3、SIEMENS等公司已经开发出以个人计算机为基础,在Windows平台下,结合IEC1131-3国际标准的新一代开放体系结构的PLC,但还未获得广泛应用。Р3.2 PLC的组成РPLC的基本组成部件如下图所示:Р图3-1 PLC的基本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