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热射病的诊疗进展---冯清洲

上传者:科技星球 |  格式:ppt  |  页数:18 |  大小:617KB

文档介绍
型,被称之为“致死性中暑”,国内外报道其病死率达20-80%不等,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温升高,热射病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Р3、热射病分类及发病率:Р分类:?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强体力劳动者,如军人、建筑工人等;?非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年幼、年长及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发病率:?国内无准确报道;?国外--美国:17.6-26.5人/10万, ---------沙漠国家:250人/10万?2003年法国受热浪袭击10000万死于热射病。Р二、热射病的临床表现Р(1)热射病的三联征:?高热:核心体温大于>40℃(肛温)?无汗:皮肤干燥,潮红或苍白;?昏迷:常伴有抽搐或强直发作。Р(2)器官功能障碍:?常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或衰竭(MOF);? 休克,心力衰竭;?ARDS,DIC;?肝肾功能衰竭,横文肌溶解;?肠道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肠黏膜屏障破坏;?脑水肿,颅内高压;?内环境紊乱: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Р三、热射病的病理生理机制Р1、产热散热失衡:产热大于散热,体内过多热量蓄积,导致高热;?2、直接热损伤;?3、内毒素模型学说。Р1、机体产热散热失衡:Р高温高湿环境Р高强度运动产生大量热量(是休息时的15-20倍)Р散热障碍Р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Р无效性汗分泌Р持续高热Р产热>散热Р2、直接热损伤Р人类临界高体温阈值在41.6℃-42℃,45min-8h;?极高温度49-50℃,可耐受5min;?直接热损伤导致蛋白变性,细胞膜完整性受损,细胞骨架与细胞核损伤,最后导致细胞死亡。Р3、内毒素模型学说Р临床研究发现,热射病的临床表现与脓毒血症或败血症极其相似;?热射病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可高达8/ng/ml以上,远超常规致死浓度1ng/ml;?近年来的动物实验和众多临床研究认为:热射病是由热和运动所触发,但本质上是由内毒素所驱动的全身炎症反应。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