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四讲 恩格斯《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ppt  |  页数:336 |  大小:2172KB

文档介绍
直没有机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进一步阐明唯物主义历史观及其意义,这就成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期待已久的愿望。Р2.现实原因: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思想战线斗争的需要? 从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一方面,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获得蓬勃的发展,欧洲和北美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工人政党,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资产阶级为了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意识形态方面进行反抗。Р当时,在英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各国的资产阶级哲学家们,在“新”哲学的美名下大肆复活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以及保守的社会政治思想。一时间,“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以及其它折衷主义、庸俗进化论和唯意志论在欧洲各国流传开来。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新康德主义”。他们在“回到康德去”的口号下,给康德哲学穿上科学的外衣,以对抗马克思主义哲学。他们声称唯物主义已经过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拼凑,从根本上抹杀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界限。Р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回击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进攻,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纯洁性,科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进一步推动蓬勃发展的国际工人运动,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及其伟大意义,已成为一项很迫切的任务了。Р3.直接原因:施达克对费尔巴哈作出错误评价直接导致恩格斯“欣然同意”全面评述德国古典哲学? 1885年,丹麦哲学家、社会学家、哥本哈根大学教授施达克写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一书。在书中,施达克驳斥了许多学者对费尔巴哈的诽谤和攻击。但由于阶级条件的限制,他并未正确理解费尔巴哈哲学的性质,认为费尔巴哈是个唯心主义者,这说眀施达克不懂什么是唯心主义、什么是唯物主义这一涉及划分哲学路线的基本理论问题,没有真正理解费尔巴哈哲学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