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E)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减少常见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糖皮质激素后.? (3)嗜碱性粒细胞(B)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减少无临床意义。? (4)淋巴细胞(L) 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何奇金病及尿毒症等。?(5)单核细胞(M) 增多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减少无临床意义.Р淋巴、单核细胞图片Р淋巴细胞Р单核细胞Р8.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单位:飞升(fl) 正常值:80—95飞升?临床意义:增多: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减少:常见于小细胞性低色素性贫血。?9.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 单位:皮克(pg) 正常值:27—32皮克?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大细胞性贫血。降低:常见于小细胞性贫血。?10.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单位:百分比(%) ?正常值:0.32—0.36(32%--36%) 临床意义: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11.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单位:百分比(%)?正常值:0.115—0.145(11.5%-14.5%)?临床意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增大时有意义,常见于各种类型的营养缺乏性贫血。目前Bassmen提出了平均红细胞体积(或容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分类法,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较大,见表1-1Р表1-1几种贫血的MCV和RDW变化? MCV RDW?正常人正常正常?缺铁性贫血降低升高?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升高升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正常?溶血性贫血升高升高?铁幼粒细胞贫血正常升高?单纯小细胞贫血降低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