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职业性铅汞锰中毒苯中毒 ppt课件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ppt  |  页数:114 |  大小:461KB

文档介绍
桥粱、建筑时的焊割等作业。此外,在用铅化合物作颜料、釉料、油漆、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炸药等工业也可有职业接触。?国内以铅熔炼、蓄电池制造行业发生铅中毒的人数较多。毒性及发病机理?铅及其化合物的毒性,除其有机化合物四乙基铅外,大致相似。其毒性的强弱与铅化合物在体液中的溶解度、铅烟尘颗粒的大小、中毒途径及铅化合物的形态等有关。?中毒途径:铅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与胃肠道吸收,一般不经皮肤吸收。有机铅如醋酸铅可有少量经皮吸收,四乙基铅易经皮吸收。?分布:进入血循环的铅,约90%与红细胞结合,10%在血浆。血液中的铅,初期分布于肝、肾、脾、肺、脑等器官中,数周后铅由软组织转移至骨骼,并以不溶性的磷酸铅形式沉积下来。人体内90%—95%铅存于骨骼内。骨骼内的铅半排期长达10年以上。?毒性及发病机理?代谢:铅在体内的代谢与钙相似,在血钙降低或感染、饥饿、酗酒、服用酸性药物等使血液pH改变时,骨骼中的不溶性磷酸铅可转变为可溶性的磷酸氢铅,经血液循环再重新分布到各器官组织中。血浆铅与红细胞结合铅之间,血浆蛋白结合铅与血浆中可溶性铅之间,血液铅与器官组织铅之间,血液可溶性铅与骨骼不溶性铅之间,铅的分布处于动态平衡。吸收的铅主要经尿排出。毒性及发病机理?发病机理:铅对全身各系统和器官均有毒性作用。主要累及神经、造血、消化、肾脏及心血管系统。其中毒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其毒作用大致经三个途径:1、影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及直接损伤周围神经;2与含巯基蛋白质结合和抑制酶的活性,抑制氧化磷酸化和干扰正常代谢;3、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损伤血管痉挛。?铅干扰卟啉代谢,主要抑制含巯基的红细胞?- 氨基-?- 酮戊酸脱水酶(?- ALAD)和血红素合成酶(HS)临床表现职业接触铅及其无机化合物主要引起慢性中毒,因中毒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通常呈隐匿发展过程。以神经、消化和造血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为主。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