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烈地进行课改,探索出了很多好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微课等。 3.及时反映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变化如孩子出生时的体格发育情况。身高体重方面超常,但体能下降。语言、动作等发展较快,但社会性欠缺。感统失调现象严重,现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统失调的孩子高达85%以上,其中约有30%的孩子为重度感统失调。总之,学前儿童卫生与保育工作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及时跟踪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做到与时俱进。二、编写依据?201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对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等作了具体规定。?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围绕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等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三、编写思路?依据教育部学前教育专业标准,落实职业教育“做中学、做中教”的要求,本着“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的原则,科学设计、编写而成。四、教材特色1.现代健康观的全息渗透以现代的“生理—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为指导;坚持护身与护心并重,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心理健康”内容更丰富,如走进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 2. “教学做”一体化的框架结构以“模块——项目——任务”体例编写,将原来《学前卫生学》与《保育员》两本书的内容进行整合,将幼儿园保教人员需要掌握的保育知识与技能整合为七个模块。每一个任务以“问题导入”引领,以“指导策略”解决问题,以“实践链接”拓展,以”教育启示“来升华。每一模块后面附有“思考与实践”,供练习用。这样的编写其实就是便于教师采用目前职业教育很有效很流行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