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法亦称麸曲培养法,该法是利用麸皮或米糠为主要原料,另外视需要添加其它谷糠、豆饼等,加水拌成含水适度的半固态物料作为培养基。 2、液体培养法液体培养法是利用液体培养进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产酶。根据通气(供氧)方法的不同,又分为液体表面培养和液体深层培养两种。 3、影响酶产量的因素菌种的产酶性能是决定发酵效果的重要因素,但是发酵工艺条件对产酶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1 )温度一般发酵温度比种子培养时略高些,这样对产酶有利。(2) pH 可用糖或淀粉调节, pH 低则可用氨来调节。(3)通气(供氧) 临界氧浓度。氧必须是溶解于培养基中的氧。(4)搅拌增加液体湍流速度,减少气泡周围液膜厚度。有利于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5)泡沫和消沫剂由于培养基中蛋白质分子排在气泡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 聚集成泡沫层之故。(6)添加诱导剂和抑制剂诱导酶诱导酶的合成,诱导酶是该酶作用底物或者是其类似物。抑制剂促进酶的形成。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第二节酶类药物的提取和纯化一、生物材料的预处理(一)动物材料的预处理 1、机械处理用绞肉机绞,一般细胞并不破碎。有的酶必须细胞破碎后才能有效地提取,在实验室常用的是玻璃匀浆器和组织捣碎器。 2、反复冻融冷到-10 ℃左右,再缓慢溶解至室温,如此反复多次。由于细胞中冰晶的形成,及剩下液体中盐浓度的增高, 能使细胞中颗粒及整个细胞破碎,从而使某些酶释放出来。 3、丙酮粉组织经丙酮迅速脱水干燥制成丙酮粉,不仅可减少酶的变性,同时因细胞结构成份的破碎使蛋白质与脂质结合的某些化学键打开,促使某些结合酶释放到溶液中,常用的方法是将组织糜或匀浆悬浮于 0.0 lmol /L, pH6.5 的磷酸缓冲液中,在 0℃下一边搅拌,一边徐徐倒入 10倍体积的-15 ℃无水丙酮内, 10 分钟后,离心过滤取其沉淀物,反复用冷丙酮洗几次, 真空干燥即得丙酮粉。丙酮粉在低温下可保存数年。